2024年的7月的某天,小懿突然说:很想再去上海的岚灵花鸟市场走走,还想去吃生煎包和小笼,想去杨浦公园划船,好多在上海发生的美好事情在脑海闪现。
十月份就返回加拿大,此去可能很多年都不会回来常住。孩子大了,对于繁华都市生活,可口食物和琳琅丰富商品,会留下更深刻印象。每一份这样原本微不足道且极个人化,看是似非而是又难以计数的愿心和向往,推搡着一粒粒不起眼的沙子,前赴后继,源源不绝涌向同一处地方,大都市就是在这样,几乎都只在一夜便崛起。
那么,两颗小沙粒,买张回家机票,什么时候都不能算冲动吧!
2023年间两次回到上海,一次奔丧,一次团圆,是无法言语和文字诉尽的,但细节和人情的默默回味,以及随年渐长对家乡更深切的思念和眷顾,让人看清了人生苦作乐的属性及及时行乐的必要性,俗人,终究难免俗。
悄悄的进城,打枪的不要!
时间是一周,约40个游玩点,路程衔接,餐食和休息,暴走和省时模式双开。和母亲约定,事先不通知亲友,也不打搅他人,返程再打招呼。
和小懿9月8日清晨早机回到上海,11点已经酒店check in 完毕,放下行李一身松就去吃生煎。中山公园附近的晓燕生煎,滴滴在安化路扔下我们,走过街角,两个上海阿婆慢悠悠迎面而过,
“弄一眼眼长缸豆炒炒,蛮好吃。”其中一个说。
晓燕生煎,门面很小,店堂更像一个过道,有点脏,油腻味飘在空中,但居然还有二楼,二楼其实是逼仄的上海弄堂阁楼状,全封闭。
上了生煎不久,有个瘦高女人提着蕾丝裙摆小心上楼,坐在后排一个汗衫马甲男旁,摘下酒瓶底厚度的眼镜,拿起手机摇头晃脑的发微信语音,刚染烫的棕色大卷发梢,随着声调起落乱颤,这做派,标准上海老阿姨。
“ 。。。。。。明朝过来白相,就了店里,就阿拉5个人,有 。。。。。。侬才认得额,好伐,好好好,嗯,早点来!”这就是晓燕,该是老燕了对法,哈哈哈哈哈哈。
“哇,这味道,太好吃了。就是这个味!”小懿在一旁摇头晃脑。
“嘘,轻点,文雅点!”
9月8日:上海海洋水族馆值得去看一下,好多奇怪美丽的海洋生物,和孩子一样的兴奋,在别人眼里可能就是乡下人般的可笑吧。
经过国际会议中心,小懿为东方明珠献上她的热情街舞,不远处的老太太板着脸走过,和她叽叽呱呱说着粤语,这个世界最需要在乎的应该是自己。
天下雨了,我们坐在东方明珠旅游区的接待茶室里,叹着空调玩着手机,大众点评发来邀请函,观光过江隧道就在附近。评价大师们在评论区吝啬美言不说,一边倒的认为3分钟的旅程花50元不值得。走下扶梯,被礼仪小姐恭谦的安排入水晶蛋形缆车,经过那一片如痴如梦的隧道,三分钟不值?一场好梦可能也就是几十秒的事情吧!
“谢谢,我非常开心,非常感谢!”走出水晶车,我向浦西外滩段的迎着我们的礼仪小姐大声说!
期待已久,看了很久想要去参与的“悠游苏州河”苏州河游船项目,实在有段日子了,实在是要感谢小懿的直白和请求。
水路途经的诸多历史建筑和高等学府,走万里路和行万里船的道理如出一辙,只可惜,中午在登上滴滴前,在街边喝了瓶啤酒,于是糊里糊涂买错了船票,小懿能买儿童票,我买了两张成人票,晚上发现时立刻电话交涉一番,久事的客服取消了订单,让我重新再订,可惜当晚的开蓬船只剩一张票,而整个星期的开蓬船,也就是当晚。
突然失了预算,那就周围走走吧,久事外滩源码头的一路之隔就是圆明园路,各色民国及租借老建筑以“以旧修旧”的理念,兰心大楼,哈密大楼,女青年会,对面就是旧英国领事馆,华灯下的这里重新发光发亮,取名洛克外滩源(RockBund),作为外滩建筑群的第二梯队,成为与南京路呈十字架状的另一条步行街。
小懿累了,坐在路口的咖啡厅外玩手机,我走入街区拍照,隆隆的舞曲随脚步向前愈发清晰,从两栋大楼间的过道转入,原来是幸运运碰上一场免费电音节的结尾,不少时髦女孩子和老外,拿着 100 元一杯的鸡尾酒在墙角边轻声交谈,不远处的阴影里,一男一女奋力拥抱着对方热吻。
横穿而过的香港路上,夜色在街边无端竖起的诸多黄色探照灯下特别弥漫,这是一场有关上海的纪录片的拍摄现场。我拿着相机东张西望,被工作人员叫着老师赶出街外,哈哈哈哈哈。
9月9日:这里是长风公园,感谢工作日,我们用最慢的脚步,逛了最空旷的水族馆,用心观察每一种生物,各色水母,各色海马,为了表示我们的感谢,小懿在水族馆的完全无人的环形观赏隧道里,为鲨鱼海豹,海龟和魔鬼鱼表演了舞蹈。
到了长风公园,划船是必须的吧,虽然气温有点高,可当我们下决心跳下电动船来到湖面时,却发现原来风很大,非常舒适。我们将船围着小黄鸭开了几圈,完成洗礼!
什么洗礼?正式成为上海小囡的洗礼咯!
宽广的湖面,仅仅一只的小船,穿越无数桥洞,嘻嘻哈哈,幻像着能把船开进隔壁的苏州河。
9月10日:一早就往龙华寺跑,离庙门的1公里多突然堵车,司机说:都是买月饼的 。。。。,奥,中秋到了,龙华的素月饼。
徐家汇的电影博物馆,的士把我们送到上影厂的办公楼旁,穿越办公区,看到咖啡小店门外长长的顾客,每个人都胸前挂着工作牌,刚刚才以为来错了地方,看着手机往外走,一个转角赫然看见博物馆宏伟正门出现眼前,回过身的背后,则是车水马龙的漕溪北路,哦哦,理解了司机的用意,和小懿一阵唏嘘一阵感叹。
博物馆的三楼,我看到熟悉的大闹天宫,九色鹿,雪孩子的手稿,激活童年的回忆,喋喋不休!
参观完毕买了纪念品:电视机形的大闹天宫孙悟空变换图形。
突然发现外面下雨了,还不小,我们在Starbucks坐了会儿,雨没停,跑到隔壁的罗森买到了雨披,两个人于是开始雨中散步。
相机的内存卡满了,在百脑汇的三楼找到好心的电脑店老板,免费让我使用电脑,导出4G照片到USB,不过返回佛山后才发现,不知道哪个环节出了问题,U 盘里的照片完全损坏了,用了很多办法都无法读取。
“幸好都是风景照”,我和小懿说:也要明白,残缺美,遗憾美,失落美,坍塌美,崩溃美,都是美!人生哪有不留遗憾的,人生应当什么也看作是美。
雨越下越大,在打卡徐汇书院,在徐光启雕像前向小懿介绍他是谁之后(数学那么难全怪这老头!),徐家汇教堂却提前闭门谢客,只能在雨中隔着铁篱笆看看外貌,有点遗憾。
经过汇丰我们又钻进地下商城,在罗森店里围着柱子坐,买了东方树叶的茶水,然后又移坐到一侧的四人桌。
一旁一个胖女孩和一个瘦高男孩坐得很近,一起玩着手机游戏,用普通话聊得很搭,嘻嘻哈哈打打闹闹,我和小懿偷偷观察他们,都觉得很有意思,但看样子像情侣可听对话又不像。
雨还是不停,哪也去不了了,我们回到酒店洗了澡,躺平追剧《承欢记》,叫了美团送了啤酒上门,小懿则点了麦当劳。
9月11日,玉佛寺是非常精致的存在,这种精致并非源于装修和装饰,而是素净整洁的回廊,殿堂之间干净敞亮的广场,适度数量的游人和信众,以及整体的气氛。寺院的猫猫狗狗很多,随处可撸,玉佛很美,无论是坐着的还是躺着的。
可惜的是素月饼有点贵,味道也很一般,我是在静安寺才掏出来吃发现的,哈哈哈哈。静安寺的金顶是有代价的奥,50元一个人的门票,让寺院里游人稀少。
武康大楼和杜莎蜡像馆不过不失,漫游很舒适,从蜡像馆出来外面又开始下雨,我叫了车往杨浦走,去哪里,杨浦啊,当然是安图新村,让孩子看看自己长大的地方,不是很有意义吗?
下雨,下班,就肯定能理直气壮的堵车吧,好了好了,司机是本地老男孩,用上海话聊了半路,说到太太就是一口一个娘子娘子,好亲切。在经过靖宇东路,我要求提前下车,因为想从第三百货旧址沿着以前放学的路回家,有点意义奥,虽然下雨有点烦。
晚间6点多了,我们斜跨过马路,在一间叫阿翘锅贴的店铺,吃了锅贴当晚餐,没有想到的是,味道超级棒。
“爸爸,如果阿翘在楼下,我每天都会去吃啊,怎么随随便便在街边找一家锅贴店,都那么好吃!”
“因为这里是上海啊,锅贴生煎做的难吃的话,居委会大妈都会出来骂山门,第二个月就会交不起铺租倒闭!”
我们终于在夜幕完全降临的时候,来到安图新村46号楼下。和小懿指出我们居住的楼层,隔着铁门观赏我上过的托儿所。
又走到侧边的47号围墙,模仿当年情景再现,妈妈才出门,已经下楼抓蟋蟀的场景。我们拍了视频,一只猫从停在一旁的车底钻出,它以为我们是来送吃的,可我们其实只是在追忆往昔。烟消云散,那个小男孩也要近半百。
在长白电影院原址处叫了车,司机飞也似的带着我们返回外滩,走进蟹珍香,我们各要了一只醉蟹。
9月12日,今天阳光灿烂,我和小懿重返徐家汇教堂,这次终于进入其中,欣赏内部精美的壁画和装修,兴叹一下还是不虚此行。
徐家汇公园非常漂亮,能在闹市里设一个这样的优雅的小公园,有水有小径凉亭,隔音隔热隔尘,背后就是上海人熟识的衡山路。
百代小楼在装修,外面看个大概。返回天平路衡山路口,在地盘工人的指引下,向北走了几分钟找到一家便利店。外地店主抱怨经济差,一对上海老夫妇附和着,
“人是少了交关,伐晓得到撒地方去饿了,隔壁头舞厅阿拆塌了,到处才是空额 。。。。。。交关么事才是骗人额。”
滴滴在哈密路上穿行,侧面就是大名鼎鼎的虹桥宾馆,很想进去看看,可我们这程的目的地是乌达克设计的“息焉堂”。
这处精致完美的小教堂,是整个行程中我认为最棒的体验,教堂呈方形,到达时只有我们两人,另一对年龄更长的父女驾车到来,看了看就走,甚至婉拒了教堂义工唐先生提供的教堂历史介绍服务。
唐先生,上海人,风格颇与上海知名演员林栋甫神似,他热心耐心的用普通话介绍了教堂的情况,我将细节写在了网帖里。
介绍之后,我们开始使用上海话展开交流,看我拿着单反,居然拉着我到教堂外某几个角度,告诉怎样拍出和息焉堂有关的好看照片。
乌云最终还是吐出骄阳,我们走近教堂外的一处拱套下,他又开心的讲述了教堂附近的法华寺的由来,讲到寺庙前身是间尼姑庵,师姑年前圆寂,于是迁回发源地常州,才让法华寺得以在上海重生,哪怕这重生不在法华镇路上。
沿着河边小路,经过息焉堂便是法华寺,一条路上包含了中式寺庙和西式教堂,相映成趣啊!而法华寺的游览,也成为是次旅途的额外收获。
9月13日,妈妈生日的前一天:我们在海昌海洋公园玩到关园,交了网约车来到浦东国际机场。来时虹桥机场,回程居然是浦东,好漂亮的机场大楼,灯火璀璨晶莹剔透,心中暗自粗略算算时间,近20年没来这里了吧,在近30年前,从上海飞往多伦多就是在这里,爸爸妈妈送我到登机口。
近乡情怯,叶落归根,还是上海好,突然想起刘德华的《忘情水》,歌词是这样写的:
曾经年少爱追梦,一心只想往前飞,行遍千山和万水,一路走来不能回,蓦然回首情已远,身不由已在天边 。。。。。。
October 16th, 2024 at 11:26 pm 回复
年纪大了,真的会很思乡。
October 17th, 2024 at 01:02 am 回复
最幸福的回忆莫过于,拼命玩了一天然后晚上在宾馆房间,和小懿一起看《承欢记》,那时小懿敷着面膜吃麦当劳外卖,我喝啤酒,哇啦哇啦追剧加讨论。